
云下圆通•无上清凉| 圆通寺云茶会
06月17日 12:00
2017-06-27 12:00 ~ 2017-07-04 23:00
已有19人报名
不限制名额
收费类型:
-
¥ 0.00
不限制名额
免费票
素心自此得,真趣非外求
弘一大师 作品《清凉》
茶会缘起:
“无上清凉”词意源于弘一法师,“无上清凉云茶会”为云南茶人发起,全国茶人共同参与的公益茶会。2010年发起第一届“无上清凉云茶会”时借法师此句,喻茶亦为人间甘露,润泽身心得无上清凉。历时七载九届,在云南昆明、大理、山西五台山、安徽九华山、四川峨眉山均以茶为媒,纳五湖四海茶人茶事为席间,清寂和美,依旧朴素本心。
今因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契机,在昆明圆通寺举行“滇中圆通,无上清凉”茶会,皆在回归世界茶树原产地云南与茶与人一次清净而深入的交流。
茶会主要发起人之一:王迎新
副研究员 一水间王迎新人文茶道传习馆馆主。
出生于云南普洱茶文化人世家,幼承家学,师从父亲王树文先生习茶。
中国人文茶道首倡者、人文茶席创始人,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副会长、国家人社部茶艺实训师教材编委、云南科技出版社《云南普洱茶》副主编,景德镇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、中华煎茶道协会导师、中国花道传承协会顾问。
2006年创办一水间茶研工坊,同年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《正解云南普洱茶》。2013年由山东画报社出版《吃茶一水间》,2015年《吃茶一水间》台湾版出版。2016年出版《人文茶席》、《山水柏舟一席茶》。致力于茶道美学、茶叶评鉴及冲泡心法及手法、茶席设计,陶瓷艺术的研习和教学,开设人文茶道、茶道茶道美学、茶席设计、茶道空间课程至今。在国内外举办教学活动与大型茶会活动及讲座近百场,传播中国茶文化之美。
特邀嘉宾
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院长吕才有;
云南科技出版社《云南普洱茶》春夏秋冬主编吴涯;
《普洱》杂志 罗洪波;
茶业复兴 创始人周重林;
云南茶马古道研究会 杨凯;
云南大学茶马古道研究所研究员,云南省文史馆书画院张励民;
云南紫陶研究会会长殷海疆;
云南大学教授吴白雨;
云南艺术学院教授张衡;
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会朱澄;
云南九三学社赵国英;
云南省文产办陈勇强;
昆明美术家协会、陶艺委员会李乙;
昆明学院 云南省陶瓷工艺大师李宾;
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张百胜、杨芸惠;
昆明学院张菊;
云文影业杨蓉;
云南省图书馆 普洱茶书馆馆长杨梅;
建水文联许儒慧、李世凤;
陶韵文化邓孝维;
中国收藏家协会驻昆办负责人毛增印;
昆明智默堂李辉;
云南茶马司胡皓明;
(持续更新中 排名顺序不分先后)
茶会目的:
1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;为云南茶文化的传播搭建一个共享平台。
2、创新传统茶会形式,推广茶养生健康生活方式。
3、普及茶文化,让更多大众走进茶、了解茶。
「茶会吉时」丁酉年·农历六月十三四
2017年7月6日 17:30-19:30
「茶会雅址」昆明圆通寺
「茶会性质」 公益茶会
「茶会事茶司」10名席主 (“无上清凉云茶会”茶人、人文茶道研习者)
茶事引导 王迎新(无上清凉云茶会发起人之一)
「茶会邀约」云南茶企、茶机构、茶行业专家、茶媒体、大众媒体等50人
「茶会形式」雅集
茶会组织单位: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、深圳市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、一水间王迎新人文茶道传习馆
茶会承办单位:第十二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组委会、无上清凉云茶会
茶会内容:
茶会雅事
雅事一:古琴
雅事二:行香
雅事三:插花
雅事四:茶席
「茶会流程」
签到净手
茶笺发放
茶品发放
茶席调整
17:20 签到
17:25 净手
17:30席主就位、嘉宾入席。嘉宾在各席固定位置就坐,不随意走动,高声喧哗,由专人摄影。
主持人介绍本次茶会的缘起和宗旨,茶会注意事项(手机静音、由指定人员摄影,以保持会场安静。)
17:35 以罄为令,茶会开始;圆通寺大和尚祈福。
17:40 音乐静心:古琴
17: 45 第一道茶,止语茶会;行香;分享
18: 25 第二道茶,止语茶会;插花 ;分享
18: 05 第三道茶;10个茶席的介绍,席名、设计构思,上茶点。
18: 45 第四道茶;席主体己茶(以全发酵为主),嘉宾可自由交流分享;
19: 00茶会结束,合影、收拾现场、打扫卫生。
「茶会报名」
茶会报名以收到主办方邀请函为准,并敬请按邀请函标注人数入席。
活动须知:
1、寺院为清静之地,入寺请怀恭敬之心谨遵寺院要求,勿高声喧哗。
2、本次昆明的无上清凉主题茶会属于公益茶会,茶会邀约50人。
3、茶会共设10席,每个席位5-6人,嘉宾请按照报名顺序在入口处签到领取茶签,并对应各自席位入座,每桌分配茶叶4款。
4、茶会着装请带一定中式风格、休闲之服装,质材尽量选择棉、麻、丝。
5、女士勿着细高跟鞋、勿喷香水及其他香氛,宾客可自带品茗杯,请勿携带宠物入场。
6、席主须自备茶席、茶杯,并布席。
- 推荐活动